陜北地處黃土高原,位于陜西北部,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兩個地級市,地勢西北高,東南低,特殊的地理環(huán)境成就了獨特的陜北文化、陜北飲食。
整年的勞作只有在這一時刻才能更加凸顯出來。這季節(jié),黃土高原的溝溝坎坎,峁峁梁梁都塞滿了金黃,那洋溢在褶皺上的笑容,再苦再累,也是興奮喜悅的。像麻花扭了又扭的谷穗,沉甸甸的彎下了腰,渾身綴滿了小刀子的老黑豆,干癟了枝葉,拳頭大小的黃土洋芋,無不展現(xiàn)出豐收的景象??偸怯叙捵斓娜耸皝聿瘢偷攸c一堆火,帶著泥土氣息的洋芋埋在火星四溢的柴火堆里,片刻功夫,燒洋芋的焦糊味隨著風四處飛揚,他們會就地開吃,直到發(fā)現(xiàn)一雙手是黑漆漆的,黑色的嘴惹的人哈哈大笑,地畔燒洋芋才算結(jié)束。
秋收的季節(jié),人們把打下來得谷子、豆子、蕎麥運到平坦的場地,平攤開來,太陽好的時間稍做晾曬,用木锨、簸箕舉過頭頂揚起,借著風力吹掉殼和塵土,分離出干凈的籽粒,有時也會借助木锨揚起的風力,基本全都是人力。無風時,揚場人嘴里發(fā)出“嗖,嗖”的聲音,老人們說能引來風,我試過很多次,沒有用,揚場不但是一個技術(shù)活,而且風向、揚起的高低、天氣影響都很大,所以,不是隨便誰都能干了的,時代變遷,揚場早已經(jīng)是一種記憶。
小時候,陜北農(nóng)村每個村子都有養(yǎng)羊人家,養(yǎng)羊、放羊也就成了一種職業(yè)。養(yǎng)羊的地方就有大門口顯眼的地方,每日放羊人手里拎著長方形的方鏟,一方水土,養(yǎng)一方人,黃土高原的地質(zhì)也適合羊生長,陜北的羊都不圈養(yǎng),它們在山坡上自由生長,也不吃飼料,漫山遍野的野草是它們天然牧場。黃土高原的山上生長著一種“百里香”的草,據(jù)說有獨特的芳香氣味,羊吃了這草,會自帶香氣,所以陜北的羊肉味道鮮美,也不膻。陜北放羊人,風里來雨里去,但是他們都樂觀積極,也有人唱著信天游,翻山越嶺,穿梭在黃土地的溝溝坎坎。古老的職業(yè)延續(xù)至今,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放羊人生生不息。
一碗熱氣騰騰的蕎麥面饸饹,在陜北就是最高的待客美食。蕎麥是不為大眾所知的粗糧,卻成了陜北人離不開的食物,由粗糧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美食,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、品嘗。陜北的粗糧也被叫做雜糧,對于陜北人來說,勞作一天,一碗鮮美的羊肉蕎面饸饹,再抓一把山地紅蔥沫撒上,那味道就一個字“絕”。陜北面食多以雜糧為主,細長的饸饹寓意著日子長長久久,生活順順當當,所以到陜北必須吃一碗,這樣你的陜北行才是圓滿。
陜北人紅白事離不開炸糕,糕也是陜北人離不開的舌尖美食,炸糕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吃食,糕是由陜北的一種特產(chǎn)糜子為原料,糜子有軟硬兩種,制作糕時把軟米和硬米按比例兌在一起,淘洗多次,只到米粒呈金黃色,在涼水里?泡一晚上,第二天撈出,在石頭碾子上碾壓成面,放籠屜上蒸,蒸熟吃,叫甜糕,往甜糕里放了棗叫棗糕,用麻油炸了的叫炸糕……
陜北人從出生到生命的盡頭,糕這個美食幾乎是伴隨著走完的,孩子滿月吃糕叫“滿月糕”,過壽要吃糕叫“壽糕”,吃了壽糕,步步高、節(jié)節(jié)高。過年過節(jié)要吃糕叫“年糕”,結(jié)婚要吃糕叫“喜糕”,生命終結(jié)時還要吃糕叫“老糕”,所以陜北人對糕有一種特殊情結(jié)。直到現(xiàn)在人到中年的我,還是念念不忘陜北美食炸糕,那濃郁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。
版權(quán)所有:陜西陜煤黃陵礦業(yè)有限公司(黃陵礦業(yè)集團有限責任公司)
地址: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(zhèn) 郵編:727307 技術(shù)支持:黃陵礦業(yè)信息中心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陜公網(wǎng)安備61063202000102號
陜ICP備案0500608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