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遙遠的記憶角落,有一個叫做店頭的小鎮(zhèn)。那是我童年時光的家園,充滿了溫暖和寧靜的氣息。小鎮(zhèn)坐落在群山之間,綠樹環(huán)抱,花草盛開,綠水青山與藍天白云相交映,組成了宛如畫卷張開的世外桃源。
第一次聽到“黃陵礦業(yè)”是在小學(xué)暑假,長輩們的閑談中,這個名字映入心底,彼時還不知曉這意味著什么,只想著做完作業(yè)后,可以帶弟弟妹妹們?nèi)ソ值劳嫠?,解鎖新的小鎮(zhèn)地圖。
陜煤、黃礦、四二零……這些名詞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,熟悉到我隔三差五就能從他人的交談聲中聽到,又陌生到直至高中時期,外婆家從這里搬走,我都沒能親身到達過這些地方。
再次來到小鎮(zhèn),是我大學(xué)畢業(yè)參加工作,許是緣分使然,回到了這個我曾以為再難有交集的故鄉(xiāng),走過兒時曾走過的路,我的心里充滿了平靜與安寧。
一條不算筆直的街道,左右兩邊映襯著古老的舊樓房屋。許多小店都承載著歲月的印記,街頭巷尾彌漫著食物的芬芳和煙火的氣息。沿街途中,一條小巷與其巧妙交錯,順著巷道走上去,住著不少人家。里面藏著無數(shù)故事。人們悠閑地聚集,坐在樹下長椅上,講述著往事和最新的八卦,笑聲和歡聲不絕于耳,半大的孩子聚在一起嬉戲、捉迷藏,每當(dāng)黃昏時分,夕陽西下,家家戶戶起灶做飯,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味,不一會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呼喚聲,喊著在外瘋玩的孩子們回家吃飯。
沿著街道漫步,街道上許多店面已經(jīng)換了裝修,變得寬敞而明亮,熱情招待的老板還是如當(dāng)年一樣,歲月仿佛并未改變什么,各類小吃味道與我的記憶中別無二樣。
再往前走,瑞能煤業(yè)幾個大字映入眼簾,眼前寬闊的大道與小時候狹窄的水泥路相差甚遠,逐漸替代了腦中簡陋的模樣,那時的瑞能還叫蒼斜,是小鎮(zhèn)我少有熟悉的地方,轟隆隆的大卡車每天來來往往,開向我看不到的遠方,空氣中常年彌漫著黑色的塵霧,讓人看不清楚,每到下雨天,就成了遍地黑水的泥濘路。
拐角處有一排平房。那里曾有一個很小的窗口,每天早上售賣著燒餅夾菜,天蒙蒙亮的時候,店家已經(jīng)開始營業(yè),既不需吆喝也無需菜單,來吃的都是老顧客,零零散散的排著隊,一邊閑談一邊等待燒餅出爐。每當(dāng)家中長輩晨起清點人數(shù)準(zhǔn)備出門時,幾個小輩都會異常興奮,對于兒時的我來說,那是難得不用吃家里飯的機會。
我透過記憶,不停地在與過去做對比,試圖尋找著熟悉的場景。腦海中蒙住的薄霧逐漸退卻,眼前開始清晰起來。
走過廣場,立著一個秋千架,隨風(fēng)吹過,輕輕搖晃,我坐在上面,陽光透過樹蔭,灑在我的臉上。這些年,我見過繁華商業(yè)街與高樓大廈,那是與小鎮(zhèn)截然不同的風(fēng)景,說不上哪邊更勝一籌,青山綠水交織著城市燈火輝煌,組成了我二十多年的日夜過往。
如今,歲月已經(jīng)過去了許多年,商店換了新的招牌,街道修葺一新,小鎮(zhèn)的面貌發(fā)生了變化,年輕的面孔取代了老去的回憶,我再次回到這里,兒時疑惑的名詞漸漸變得真實可觸,“煤礦”這個符號始終與小鎮(zhèn)緊緊連接在一起,沮水河畔、橋山腳下的人們,他們的把生命里的喜怒哀樂都安放在礦山,他們倚著礦山勞作、倚著礦山建設(shè)、倚著礦山生活,并驕傲地以符號為這片土地冠名,烏金小鎮(zhèn)。
未來,我或許會深深扎根這里,伴隨著回憶里的一代代傳承,一往無前地走下去。想到這里,我寫下這篇故事,這是我再次回到這里,腦海深處最真實的情感。
我與校園時光畫上句號,我與礦區(qū)的故事正在落筆。
版權(quán)所有:陜西陜煤黃陵礦業(yè)有限公司(黃陵礦業(yè)集團有限責(zé)任公司)
地址: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(zhèn) 郵編:727307 技術(shù)支持:黃陵礦業(yè)信息中心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陜公網(wǎng)安備61063202000102號
陜ICP備案0500608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