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年來的兩大圣人,一是王陽明,他創(chuàng)立的心學,倡導大家要存天理去人欲,核心是要致良知。二是曾國藩,晚清重臣,在成為一代名儒之前,他也是抽煙喝酒打牌講段子的油膩大叔,后來頓悟,要求自己每天做好《日課十二條》,從此開啟新的境界。
一、主敬:整齊嚴肅,無時不懼,無事時心在腔子里,應事時專一不雜。清明在躬,如日之升。這里的主敬是自主、主要、主人,強調自身為核心,敬是禮儀的一切總稱,重點是敬畏心來自生活中的儀式感。其實,這就是一種人生態(tài)度,每天都保持嚴肅認真、規(guī)律科學的生活節(jié)奏,內心自然就會產生精神和習慣,無往不利,也無所畏懼。當然,我們的生活大都是普通、繁瑣和細小構成,沒有那么多大事要事等待去處理,曾公也不是一味的要求時時刻刻都情緒亢奮,隨時迎戰(zhàn)。他講究的是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圓融,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要把心放在肚子里,靜心凝神,少點胡思亂想,少些心猿意馬,讓心身意念都安靜的修養(yǎng)。當有事情要做的時候就要專心致志,心無旁騖,按照事情的預期目標堅定不移的去做,這樣我們覺得一天的辛勤努力,像每天初升的太陽一樣,充滿活力,讓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爆棚。你看,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處理不好主敬的關系,閑時抱怨多,忙時又懈怠,看人有意見,聽話聽不全,整日讓自己沉浸在干與不干,敬與不敬,樂與不樂的狀態(tài)之間,長此以往,不僅容易焦慮,也容易精神渙散喪失斗志。
二、靜坐:每日須靜坐,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,正位凝命,如鼎之鎮(zhèn)。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(jié)奏很快,飲食、居家、外出、社交等各方面都在追求變化和速度,誠然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了便利,但一味的強調效率,讓原本生活少了生機和優(yōu)雅,讓人的浮躁和戾氣值驟升,這樣一來幸福感,或是舒適度變差。有時候,要學會慢,讓周邊的一切都降速,如同國畫中的適度留白,給人提供思考的空間和余地。怎么樣變慢,每天要抽出時間靜坐,可以盤腿,也可打坐,靜心凝神,氣沉丹田,耳邊有梵音更好,靜到可以聽見均勻吐氣聲,利用這一個小時,體察檢驗自身,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。這樣做的的好處有兩個,一是身正而坐,調整氣息、大腦放空,可以延年益壽;二是靜心可以聚神,可以養(yǎng)成做重要決定時的沉著冷靜,形成定力,突破認知。
三、早起:黎明即起,醒后不沾戀。曾公也曾通過觀察自己發(fā)現:“敗人二字,非傲即惰”。傲氣和惰性幾乎人人都有,傲氣或許算是中性詞,屬于品行的修煉,而惰性則是人天生缺憾,只有百害而無一利。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,或者說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熵增的過程,你要對抗抵消化學反應中產生的負能量,懶惰就是最大的敵人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勤奮,能做到堅持早起應該算是一項指標,數年如一日,無論春夏秋冬、刮風下雨,到點就起床,不戀手機抖音等時間黑洞,從早起這點就能看出,一是時間管理大師,能持之以恒做好一件小事,早起后對新的一天充滿儀式感,對一天的事情悉心考慮后從容不迫。二是夜生活相對規(guī)律,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,無聲色犬馬夜不寐,無自怨自艾心憔悴。三是進入沒瞌睡的階段,與其躺著輾轉反側,不如起來吐故納新,減少對內臟的負擔。
四、讀書不二:一書未完,不看他書。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。自隋朝開始,科舉制度不斷完善,耕讀傳家成為農業(yè)社會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兩件大事,熟讀四書五經,學寫八股文章,通過科舉進而入仕,實現讀書價值的最大化?,F在的高考莘莘學子如過江之鯽,讀書依然是普通孩子就業(yè)工作,跨越階層的重要途徑。讀書是養(yǎng)成自律的一種方式,一旦有了功利性或者帶有目的性,讀書就喪失了讀書原本的意義,比如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生活中,各種資訊、電子書、自媒體、公眾號、紙質書等層出不窮且琳瑯滿目,我們擁有的書籍和獲取渠道很多,但書擺的越多,翻書的時間越少,讀過的書很多,記住的內容卻很少。如何確保閱讀體驗,做到明心見性,涵養(yǎng)自身呢?首先,做到讀書專一專注,即使有人推薦別的書籍,即使說的天花亂墜、理由充沛,也要做到心無雜念,心如止水。其次,讀書切不可操之過急,需要了解書的成因過往,作者的風格及喜好,每日不用追求進度和頁數,十幾頁或二十頁也行,精讀熟讀,避免囫圇吞棗,直到真正讀懂為止。三是,要選好適合自己的書,別人推薦的,網上排名的,豆瓣評分的未必就好,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就仿佛是在浩瀚書海中尋找一抹自己喜歡的淺綠,或是深藍,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”就行,切莫貪多求快。
五、讀史:念二十三史,每日圈點十頁,雖有事不間斷。大唐名相魏征,以敢于犯言直諫而著稱,保持道德層面的絕對潔癖,也深得皇帝李世民的倚重,魏征去世,太宗很難過,留著淚說:“夫,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知得失。魏征沒,朕亡一鏡矣!”這句話不僅成為了修身做人、自我革命和敢于反省的真實案例,也成就君臣之間的千古佳話。據曾公回憶,他年輕時進京科考屢次不中,一次考完在京逗留了幾天,花光了返程盤纏,無奈厚著臉去找父親的同鄉(xiāng)借錢,這位老鄉(xiāng)到不吝嗇大方借了100兩銀子,曾公拿著錢全部買了書,后來父親知道后并沒有責備他,只是說到:你借錢買書,我替你還賬,只要你能認真把書都讀一遍,就算沒有辜負我了!這也就是每日圈點十頁的最初動力。讀史可以明智,也可以明志。透過歷史中的大事件、大人物、大背景,尋找規(guī)律原因、感悟得失過錯,明白底線標準,避免讓歷史重復,錯誤繼續(xù)。當然,作為平凡普通大眾,歷史中的大事,一輩子也不會遇到或親身經歷,柴米油鹽,雞零狗碎,終其一生,史學的精髓,作為傳統(tǒng)優(yōu)秀文化一部分,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智慧,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彎路,少犯錯誤。
六、謹言:刻刻留心,第一工夫。孔子說,“巧言令色鮮矣仁”,所以,夫子提倡:“多聞闕疑,慎言其余,則寡尤;多見闕殆,慎行其余,則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祿在其中矣!”。放在職場當中,就是要少說多做,謹言慎行??谀诵闹T戶,內心想法感悟以及日常交流互動,都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,談吐不凡、娓娓道來這叫涵養(yǎng),青筋暴起、面紅耳赤這叫粗魯,破口長嘆、指桑罵槐這叫莽夫。不同的說話神態(tài)代表了不同內心活動,也有可能是最真的一面。高情商的人說話總是如沐春風,處處兼顧,低情商的人無法做好情緒管理,情緒失控的狀況下,說話會詞不達意,甚至會惡語相應。如果是親人朋友之間會理解,假若在公眾場合沒有做好語言組織及情緒管理,那后果會很嚴重。共情是思維向下延伸的能力,這只對兼容型的人有用??傊?,能說是需求,會說是技能,少說是核心。
七、養(yǎng)氣:氣藏丹田,無不可對人言之事。呂純陽寫的《百字碑》共二十句話,一百個字,其中“養(yǎng)氣忘言守,降心為無為。動靜知宗主,無事更尋誰”。這四句不僅是全篇的核心,更是養(yǎng)氣修心的真言。國學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,養(yǎng)氣第一要訣就是要保持內心的平靜,如果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,是無法做到養(yǎng)氣的?!皻狻?,氣色、精氣、氣魄、正氣等等,中國文化博大精深,給“氣”賦予了不同內涵,僅從中醫(yī)養(yǎng)生的角度來看,我們可以知道氣對身體有多重要,從儒釋道也不難看出“氣”的作用,儒家的“存心養(yǎng)性”講究“圓融”,佛家的“明心見性”強調“皆空”,道家的“修心煉性”注重“玄同”,這些都是要求我們養(yǎng)心即養(yǎng)氣。“食色性也?!贝蠹覍τ谏c飲食的追求,與貪圖富貴功名的享受并重,這是人的本性,如果做不到舍斷離,那先從靜心做起,守口守心,涵養(yǎng)正氣。
八、保身:十二月奉大人手諭:“節(jié)勞,節(jié)欲,節(jié)飲食?!睍r時當作養(yǎng)病。此時的曾公三十多歲,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,知子莫若父。十二月的一天,父親給修家書,要曾公“節(jié)制操勞,節(jié)制欲望,節(jié)制飲食?!庇薪】档纳眢w才能有飽滿的精神,工作要學會合理分配精力,“白加黑、五加二”還有“996”的工作習慣,且不說身體是否能適應,持續(xù)高強度的工作下,工作成效能否與質量成正比。與之相伴的就是無節(jié)制的欲,這里包括色欲、情欲等,都是擾亂心性,損害身體的。現在的我們不再缺少飲食,反而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,對吃的方式也層出不窮,早中晚三餐不少,宵夜娛樂一樣不剩,更有甚者對“嘗”無所不盡其極,只要未列入國家保護名錄,都敢于嘗試,美其名曰嘗鮮。這三個節(jié)制,就是要控制工作的操勞,降低仕途上的過早追逐,就是要控制好名利財色的喜好,減少外界對你的干擾,就是要控制好吃喝二字,不僅能避免重復犯錯,還能管理好身材。
九、日知其所無:每日讀書,記錄心得語。寫日記非常鍛煉文筆、記錄心情。70后的我們大概依稀還記得,那時學校課程沒有那么難,作業(yè)沒有那么多,歡樂玩耍的時間一抓一大把,老師家長對成績不做過高要求,只需認真完成校內作業(yè)即可。其中“老三篇”記日記、書法描紅和珠算口訣,是每個孩子的規(guī)定動作。書法描紅每天三頁,龍飛鳳舞應付交差,珠算口訣死記硬背加上手指口述到也能完成任務,唯獨每天一篇日記,有事寫還作罷,無事時就胡編亂造,前言不搭后語,有時候把一件事重復寫了三遍,只為逃避月底老師點名考核,小小日記真成了童年夢魘。后來才知道,當初老師的一點小要求,是為了培養(yǎng)興趣,養(yǎng)成讀書寫作習慣,但現在為時已晚。人就是這樣,不懂珍惜,而且很容易遺忘,選擇原諒自己,日記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記錄不足,時常翻看,拿出復盤,對照整改,無形中也是自我拯救的一個過程。兩年前,我又重拾筆頭,記錄身邊生活和工作得失,學沈復取名叫《浮生日記》,整整兩年多,700多天,一次不落,當時引以為豪許久,誰知光陰無情,臉皮更無情,苦中作樂時立得的誓言,全被躺平、舒適、滿足阻擊,羞愧之余又唏噓不已。
十、月無忘其所能:每月作詩文數首,以驗積理之多寡,養(yǎng)氣之盛否。不可一味耽著,最易溺心喪志。這是曾國藩唯一要求每月必須完成的事,而非是每日。這是因為寫詩作文,需要每日盡心打磨,細心揣摩,用心琢磨,才能有精品詩文佳作面世。人總要有一技之長立足于世,或說、或寫、或畫、或做,三十六行,行行有技術有門道,行行有生存規(guī)律。古語有云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“器”就是技能,是我們安身立命的保障,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。按理說從事思想政治工作,也算是成天和文字打交道,除去每天案頭堆積的文字材料外,最享受的時光莫過于在電腦旁,肆意發(fā)泄著情緒,信馬由韁的寫一些文字,我把這理解為“強迫性復習”,目的有二,其一是時刻提醒自己,無論文筆功底如何,要筆耕不輟,堅持自己的擅長;其二是強迫思考,防止過早進入老年癡呆狀態(tài)。但寫著寫著發(fā)現,自己的東西陷入一種模式化,總是悲觀情緒蔓延,到處充斥著批判主義,索性停筆,徹底放空自己,不看不想不聽不寫,一段時間后覺得心里好像少了東西,手癢的難受,于是再提筆,開始進入新的循環(huán),寫著反思著討厭著,進而開始懷疑一切,懷疑人生。還是大儒曾公的理念比較正確,強迫自己做事不能急于求成,對待事物要有精雕細琢的態(tài)度,這樣保證做任何事都減少失誤,做到萬無一失。
十一、作字:早飯后做字半時。凡筆墨應酬,當作自己課程。凡事不待明日,取積郁難清。寫詩寫字寫日記,這是過去文人士族的日常功課,就像戲曲演員的唱念做打一樣,需要每天堅持,久久為功。古埃及、古巴比倫、古印度和中國四大古國,人類文明的最早誕生地區(qū),迄今為止,只有中國是唯一仍存在的古國,除去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面靠海洋,背靠山麓,提供了不被外敵侵擾,相對和平的發(fā)展環(huán)境外,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,中國儒家文化有著極強的同化力和包容性,可以把多種文化整合后,再發(fā)展成共同認可的華夏文明。當然,無論文學家、史學家的觀點羅列多少,總有一條是共同的認識,那就是文字對文明傳承的作用。中國文字從象形文到甲骨文,從篆書到隸書,從楷書到草書,最后再到行書,不僅是文字演變的順序,更是一個個朝代的賡續(xù),文字也由繁到簡、由難到易的演化過程,這看似一個小小的變化,卻包含著整個中華文明的興衰起伏。書法則是兼顧了記錄文明,又能表達文字美感的藝術,其中蘊含的筆法、結構、章法以及書法家背后的文化張力,恐怕只有國人會理解這種獨特的漢字魅力。前幾年,工作相對輕松,有大把的閑暇時間,秉持“字寫不好沒關系,裝備必須高端”的理念,一時興起買了價格不菲的文房四寶,東施效顰般的開始舞文弄墨,有好為人師者建議,先從簡單筆畫寫起,寫了幾個月橫平豎直,有的建議從歐體練起,描了一段時間《九成宮》,還有的建議從臨帖開始,又臨了《蘭亭序》,總之是集百家之所長,聚一人之無功,應該是天資愚鈍,加上生性懶惰,每樣都想學,樣樣沒學好,最終落了個四不像。
十二、夜不出門:曠功疲神,切戒切戒。夜生活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試問一下,現在還有誰能做到日落西山后,大門緊閉,夜不出戶。究其原因是,晚上出去的誘惑太多,有同學聚會、有同鄉(xiāng)搬遷、有同事高升等等,這些都構成夜出的必要條件,人是有社會屬性,屬于群居性動物,與其外出是誘惑,不如說這是社交的主要途徑。俗話講,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達練有文章,如果連基本的社交活動都不參與,那何來的人情世故,何來的共情成長。我想曾公提的夜不出門,其實就是對待外界關系的價值觀,是否懂得取舍,是否能夠做到抵制誘惑或選擇性屏蔽誘惑,做到心中有底線,把自律當做一種修行。當然,現代社會的我們無法避免夜不出門,但如果能做到不熬夜,快結束,早回家這三點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拯救。
十二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數字,十二個時辰就是一天,十二月就是一年,十二天干地支,十二生肖、十二星座等等,《禮記》中解釋,“天數也”,也就是說十二是一個天象之數。所以日課十二條也取此意,為一個循環(huán)周而復始。我們把日課十二條可以按照春夏秋冬分為四部分,“主敬”為春季,一元復始,萬物復蘇,整齊嚴肅,迎著太陽,時刻清醒,迎接準備。是從修心角度出發(fā),做到內心寧靜整潔,經常觀自在?!办o坐、早起、謹言、養(yǎng)氣、保身”有點類似于夏季,是從修身的角度考慮,萬物生長,但不能野蠻生長,需要從作息規(guī)律、日?;顒又袝r刻規(guī)范言行,養(yǎng)成良好的自律習慣?!白x書不二、讀史、日知其所無、月無忘所能、作字”則屬于秋季,是學技能的階段,進入收獲的季節(jié),所看所思所想,最終都要落實到紙,厚積薄發(fā),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,作字寫詩提升修養(yǎng)?!耙共怀鰬簟笔嵌?,是反思復盤的過程,冬夜漫長,人難免會精神懈怠,會蝸居在三尺之內,造成逼仄的壓迫感,會不由得想出去,想趁夜黑偷個懶,去撒個歡。因此最后一點最重要,要耐得住寂寞,經得起誘惑,它是前面十一條的總和。
版權所有:陜西陜煤黃陵礦業(yè)有限公司(黃陵礦業(yè)集團有限責任公司)
地址:陜西省黃陵縣店頭鎮(zhèn) 郵編:727307 技術支持:黃陵礦業(yè)信息中心
Copyright(C) 2011 Huangling Mining Group E-mail:txzx@hlkyjt.com.cn
陜公網安備61063202000102號
陜ICP備案05006082號